久草免费在线_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_在线精品亚洲欧美日韩国产_黄色片视频在线观看_超碰人人爽_久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歡迎訪問湖南自考本站為考生提供湖南自考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湖南教育考試院jyt.hunan.gov.cn為準。
    下載APP
    城市:
    自考查詢:

    湖南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學知識點押題資料

    2021-06-29 16:05:36   來源:湖南自考網    點擊:
      以下是湖南自考十月份壓題資料,如若有問題,【點擊了解】,也可以加入【考生微信群】咨詢群內老師。

    考試-知識點押題資料

    (★★★)

      1.行政管理學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單選】

      2.西方學術傳統對“行政”的解釋。

      (1)與立法、司法、監察相對應的“行政”

      洛克在《政府論》中,首次將政府(國家)權力分為:

      ①立法權、②行政權、③外交權。(多選)

      ?提出著名的“三權分立”或稱“分權制衡”原則的是:孟德斯鳩。(單選)

      (2)與政治相對應的“行政”

      ?與政治相對應的“行政”指的是:國家意志的執行。 【單選】

      ?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古德諾主張研究行政學的起點是:行政與政治分的分離。

      【單選】

      (3)與管理相對應的“行政”

      古立克認為,行政是由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調、報告、預算等功能構成的一個過程,著名的POSDCRB七功能說。【單選】

      3.簡述行政管理的特點。【簡答】

      (1)行政管理的主體是政府行政機關【單選】

      一種管理活動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應看其:管理主體。【單選】

      (2)行政管理的對象包括社會公共事務和政府內部事務【多選】

      (3)行政管理必須依法進行,是一種執行活動或執行政策活動。

      4.行政管理學的學科性質是:多學科的綜合應用科學。【單選】

      5.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①行政機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②行政機關

      對其內部事務的管理。【多選】

      6.行政管理學的產生。

      ?最早使用“行政學”一詞是:史坦因。【單選】

      ?“行政學”一詞,最早是徳國學者史坦因提出來的,當時主要是指:行政法學。

      【單選】

      ?行政管理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單選】

      ?行政管理學的創始人是:威爾遜。【單選】

      ?威爾遜發表的《行政研究》對行政管理學的產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成果。

      【單選】

      ?馬克斯.韋伯——《社會與經濟組織理論》——提出“官僚組織理論”【單選】

      ?泰羅——《科學管理原理》——科學管理理論【單選】

      ?法約爾——《工業管理與一般原理》——管理過程理論【單選】

      7.簡述行政管理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簡答】

      (1)從理論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學的產生既是西方政治學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

      也是西方管理學興起的理論產物。

      (2)從實踐上看,行政學從政治學中分離出來,是行政實踐從政治實踐中分離

      的結果;同時,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實踐發展的需要。

      8.西方行政管理學的發展。當代西方行政管理學的發展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

      9.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在行政管理學發展歷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學

      派主要有:

      ①官僚制組織理論②科學管理理論。【多選】

      ?美國學者泰羅提出的著名管理理論是:科學管理理論。【單選】

      ?威爾遜在《行政研究》指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最突出、最顯著的部分。

      【單選】

      ?古德諾提出政治與行政的“兩分法”【單選】

      ?懷特:第一次建立了較為系統的行政管理學理論的大學教科書《行政學導論》,

      把復雜的行政要素歸納為組織原理、人事行政、財務行政、行政法規四大部分。

      【單選】【多選】

      ?法國法約爾是管理過程理論的創始人,提出著名理論:管理過程理論。【單選】

      ?認為管理有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五大基本功能的是:法約爾。【單

      選】

      ?“官僚制組織理論”的提出者是:韋伯。【單選】

      ?“官僚制組織理論”中,韋伯認為有三種權威形式,即魅力權威、傳統權威和

      理性權威。【多選】

      ?為傳統行政組織理論奠定基礎的是:官僚制理論。【單選】

      第二階段: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

      10.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行政管理學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主要有:

      ①行為科學學派②決策理論學派③系統理論學派。【多選】

      (1)行為科學學派。早期行政管理學研究的邏輯起點是:“經濟人”假設。【單

      選】

      ?梅奧的“霍桑實驗”提出了:“社會人”的假設。進而建立了行為科學的管理

      學說:人不僅僅具有物質方面的需求,還有多方面的其他需求【單選】

      (2)決策理論學派。

      ?“有限理性決策理論”的代表是:西蒙【單選】

      ?西蒙認為,整個行政管理過程的中心是:決策。【單選】

      ?開創了行政決策理論研究先河的是:西蒙的《行政行為》。【單選】

      ?林德布洛姆的決策理論被人們稱為:漸進決策理論。【單選】

      ?綜視(混合掃描)決策理論的代表人是:埃佐尼。【單選】

      (3)系統理論學派。

      ?系統學派的代表理論有:①行政生態理論②權變理論。【多選】

      ?“行政生態理論”的代表人物:里格斯【單選】

      ?“權變理論”的代表人物:卡斯特。【單選】

      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后

      (1)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占主導地位的行政管理學理論有:

      ①新公共管理理論②政府治理理論③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多選】

      (2)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多選】

      ①反對低效和浪費,實行私有化;

      ②以市場取代官僚組織,將企業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

      ③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

      ④在公共服務中堅持顧客導向;

      ⑤強調政府的回應性

      11.20世紀80年代以來,行政管理理論的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場力量、市場作用、市場機制。(單選)

      12.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的根本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單選】

      13.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的具體方法是:【多選】

      ①規范方法,20世紀40年代以前在行政管理學研究中占主導地位【單選】

      ②經驗方法,強調在研究過程中只注重對事實的描述,而回避事實背后的規律。

      【單選】

      ③案例方法,主要注重個別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單選】

      ④比較方法。

      14.行政環境是指處于特定行政系統邊界之外且能對該系統的存在、運行與發展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種事物與情勢的總和。【單選】

      15.行政環境的內涵:【多選】

      ①行政環境是針對具體行政系統而存在的。

      ②行政環境通過邊界與行政系統相區分。

      ③行政環境的關鍵屬性在于能夠對行政系統的存在、運行與發展產生影響。

      ④行政環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無形的情勢。

      16.行政環境的基本屬性有:【多選】

      ①復雜性

      ②相關性與綜合性

      ③層次性

      ④動態性,行政環境的構成、影響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17.行政環境的類型。

      (1)行政環境的類有:【多選】【簡答】

      ①自然行政環境與人造行政環境(以環境因素的形成過程及其與人類關系為標

      準)。

      ②宏觀、中觀與微觀行政環境(根據特定系統的作用與影響層次)

      ?宏觀行政環境能夠對行政系統策略層次的存在與運行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

      【單選】

      ?宏觀行政環境對特定行政系統的戰略性、長期性與全面性存在與運行產生根本

      性影響。

      ③國際環境與國內環境(根據行政區劃或者政府的管轄區域)

      ?人造行政環境即通常所說的:社會環境。【單選】

      ?與行政系統的產生與發展過程關系最為密切、影響最為直接的行政環境是:人

      造環境或社會環境。【單選】

      ?根據各種因素的作用領域不同,人們通常把人造環境因素細分為:

      ①經濟環境、②政治環境、③文化環境。【多選】

      ?對行政行為的影響最真實、直接和實在的行政環境是:微觀行政環境。【單選】

      18.行政生態模式。

      ?首先提出行政環境問題并予以研究的學者是:高斯。最早在《美國社會與公共

      行政》把行政問題與外部環境聯系起來研究【單選】

      ?雷格斯系統地運用生態學理論和方法分析社會環境因素與公共行政之間相互

      影響【單選】

      ?雷格斯真正使行政生態研究成為一門系統的行政學分支學科并使其在學術界

      占有一席之地。【單選】

      19.雷格斯 《行政生態學》 “融合 -菱柱 -衍射”三種行政模式,對各國社會環境進行分類的標準是社會分工與專業化發展程度。【單選】

      ①農業社會——融合型行政模式。【單選】

      ②過渡型社會—棱柱型行政模式。【單選】

      ③工業社會—衍射型行政模式。【單選】

      ?過渡型社會在社會結構上的主要特性有:①形式主義②異質性③重疊性【多選】

      20.簡述過渡型社會行政行為的特性。【多選】【簡答】

      (1)行政行為已出現專業化分工趨勢,但又未能有效實現完全的真正的專業化

      分工。

      (2)專業化的行政機構已設立,但不能正常運作。

      (3)正式建立起來的行政制度,形同虛設。

      21.行政系統的經濟環境基本構成要素包括:

      ①經濟力量②社會經濟結構③經濟體制④科技發展水平。【多選】

      2.經濟力量

      ?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社會活動是:經濟活動。【單選】

      ?從根本上制約行政系統的規模、體制結構與運行方式等的經濟因素是:經濟力

      量。【單選】

      23.社會經濟結構對行政管理的影響。【簡答】

      (1)社會經濟結構實質上體現為一個社會的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

      它必然對作為上層建筑主要成分之一的行政系統產生基本性影響和制約作用。

      (2)社會經濟結構還直接影響行政系統在整個社會經濟中的參與性質和參與程

      度。社會經濟結構包括國有經濟比重,國有經濟比重高,行政職能就越廣,政府

      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頻率就越高。

      (3)社會經濟結構還包括社會分工與專業化發展程度,一般來說,社會分工與

      專業化發展程度高,行政效率就越高。

      ?雷格斯對各國社會環境進行分類,形成“農業型-過渡型-工業型”社會形態的

      標準是:社會分工與專業化發展程度。【單選】

      24.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的核心是:社會資源調配制度。【單選】

      ?經濟體制直接影響行政系統的:①職能范圍②運行方式③行政手段。【多選】

      25.科技發展水平

      被鄧小平稱為“第一生產力”的是:科學技術。【單選】

      26.我國現行經濟環境的基本特點。【簡答】

      (1)傳統農業與高科技產業并存的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及其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2)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經濟結構及其對行政

      管理的影響

      (3)逐步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其對于行政管理的影響

      ?1993 年 11 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國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單選】

      ?2003 年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國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志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的新時期。【單選】

      27.政治環境對行政系統的產生、存在、運行與發展過程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單

      選】

      28.對行政系統影響最為明顯最為重要的政治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多選】

      ①政黨制度②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及運行狀況③社會團體與社會流通性發達程度

      【多選】

      29.國家政權組織形式與實際運行狀況。

      ?直接決定行政系統在整個國家公共權力體系中地位的是: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單選】

      ?實行聯邦制的國家是:美國。【單選】

      30.簡述政黨制度影響行政系統的主要途徑。【簡答】

      (1)政黨通過自身的利益表達與利益綜合功能,為行政系統提供有關社會民眾

      的政治要求,為行政系統的決策與管理活動提供依據。

      (2)政黨運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會化功能,在政府與社會之間建立起一座重

      要的橋梁,把行政系統的相關信息反饋給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對象雙方。

      (3)通過成為執政黨,使自己的政治主張通過政府得以實現。

      31.政黨制度及其對行政管理的影響:【多選】

      ①是現實中的政黨政治格局及其運行情況

      ②是指經通由法律規定或實際行成的,有關政黨的社會政治地位、作用,尤其是

      執政與參政的方式、方法與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性規范體系。

      32.社會團體與社會流通性的發達程度。

      ?雷格斯認為,社會組織可以分為:【多選】

      ①基于血緣關系而結成的自然團體

      ②以利益關系為紐帶而結成的社會團體。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單選】

      33.我國現行政治環境的基本特點及其對行政管理的影響:【簡答】

      (1)中國共產黨領導及其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及其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3)迅猛成長的社會團體組織及其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迅猛成長的社會團體組織對政治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

      34.行政系統的文化環境因素可以劃分為:

      ①行政價值文化②行政功能文化③行政運行文化④行政公共關系文化【多選】

      ?行政功能文化有兩種代表性的文化觀念:【多選】

      ①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

      ②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

      35.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內容有:

      (1)政府只是社會分工中的一個部門,其功能是有限的

      (2)政府各個部門只能行使特定的權力,承擔特定的責任

      (3)政府各個部門和行政人員分工明確,責任明確。

      ?行政公共關系文化又稱為:政民關系觀【單選】

      36.我國現行行政文化環境的基本特點。【簡答】

      (1)管制型行政總體價值觀向服務型行政總體價值觀的轉變。

      (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轉變。

      (3)自律本位型行政運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運行文化的轉變。

      (4)依附服從型行政公共關系文化向自主參與型行政公共關系文化的轉變。

      37.行政權力的分類

      (1)從權力特性看,權力可分為:【單選】【多選】

      ①本原性權力

      ②從屬性權力。

      (2)權力主體及目的【單選】【多選】

      ①公共權力②私人權力

      38.在現代社會,行政權力是一種:①公共性權力②從屬性權力③政治性權力【多

      選】

      39.行政權力的基本特征(內涵)。【單選】【多選】【簡答】

      (1)行政權力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

      (2)行政權力的客體是一個國家領土范圍內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組成的社會組

      織。

      (3)行政權力的目的是:實現國家意志。【單選】

      ?國家行政權力的直接目的是:行政效率。【單選】

      ?行政權力的根本目標是:執行國家意志和實現公共利益。【單選】

      (4)行政權力的重要基礎是:國家強制力。【單選】

      ?在行政權力的所有手段中,最有效的手段是:強制手段。【單選】

      40.行政權力最早萌芽于原始社會的管理權,行政權力起源于人類社會的:組織分工。【單選】

      41.傳統行政權力和現代行政權力的特征。【多選】【簡答】

      (1)傳統行政權力是與傳統農業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行政權力。

      特點:

      ①傳統行政權力與宗法制度、血緣關系、宗教迷信交織在一起。

      ②傳統行政權力自主性不強。

      ③傳統行政權力缺乏法治。

      (2)現代行政權力是與現代工業社會相適應的行政權力。【多選】【簡答】

      特點:

      ①現代行政權力自主性增強

      ②現代行政權力的作用范圍日益廣泛和內部功能日趨分化。

      ?20世紀以后,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種被稱為“行政國家”的現象,這是指:

      行政權力的急劇擴張。

      ③現代行政權力是一種法理型權力,建立在合理性的法律和有技術專長的官吏基

      礎之上。

      42.行政權力的來源:

      ?行政權力的根本來源是:人民群眾【單選】

      ?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主權在民【單選】

      ?行政權力的具體來源:【多選】【簡答】

      ①強制力

      ?強制力是一切權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基礎【單選】

      ②誘導力

      ③組織制度

      ④信息

      ⑤個人因素

      43.行政權力的特征:①公共性②執行性③有限性【多選】

      44.行政權力的公共性(主要表現)【多選】【簡答】

      (1)行政權力的主體只能是公共機構,而不是個人或私人組織。

      (2)行政權力活動的領域是公共事務,不是私人領域。

      (3)行政權力的目的是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而不是為私人利益服務。

      45.行政權力的公共性是行政權力合法性的基礎。【單選】

      46.行政主體執行代表機關的意志所擁有的權力,因此行政權力實質上是一種執行性權力。【單選】

      47.行政權力的有限性表現:【多選】【簡答】

      (1)行政權力作用范圍是有限的

      (2)行政權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

      (3)行政權力是受監督和制約的

      ?現代民主國家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主要途徑:【多選】

      ①以權力限制權力;②以權利限制權力

      48.行政權力靜態結構是指行政權力經過一定的程序分配之后,與不同的行政主體相結合所形成的一種網絡結構,它與行政組織體系結構相一致,是行政管理活動賴以開展的基本框架。【單選】

      48.行政權力動態結構體現在:【多選】【簡答】

      (1)行政權力的作用方向和軌道具有明顯的指向

      (2)行政權力的運行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在其運行過程中有許多環節。

      (3)時間在行政權力動態結構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

      (4)行政權力作用的結果也是行政權力動態結構的重要組成因素。

      49.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的關系。【單選】【多選】【簡答】

      (1)就行政責任的性質而言,行政權力的公共性,決定了行政責任也是一種公

      共責任。

      (2)就行政責任的產生而言,行政責任是一種基于行政職權關系而產生的責任。

      (3)就行政責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責任是一種與行政權力相對等的責任。

      ?正確處理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的基本原則是:權力與責任相稱。

      50.國外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行政權力的關系的基本類型【單選】【多選】

      (1)聯邦制國家: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巴西、印度。美國是聯邦制國家的

      典型。

      (2)單一制國家:英國、法國、日本。英國是單一制國家的典型。

      ?英國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監控和指導的方式主要有:【多選】

      ①立法控制②行政控制③財政控制

      51.西方發達國家地方分權化的主要原因【多選】【簡答】

      (1)地方分權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

      (2)地方分權是為了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

      (3)地方分權是為了適應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52.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關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與地方的基本狀態是:中央集權。【單選】

      ?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中央政府的事權主要表現為:經濟管理權。【單選】

      ?改革開放以后,中央與地方經濟管理權力關系進行了調整:【多選】

      (1)擴大地方政府經濟管理的財權和事權

      ?1994 年開始,中央與地方在財政關系上正式實行分稅制。【單選】

      (2)在地方推行市管縣體制,突出中心城市的作用,賦予一些地區政府經濟“特

      權”

      53.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行政權力關系改革的內容。【簡答】

      (1)以憲法形式明確規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權范圍。

      (2)實現中央與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3)實行地方分權和基層自治。

      (4)健全和完善對地方權力的監督。

      54.行政職能的特點:①執行性②整體性③多樣性④動態性

      55.行政職能的構成

      (1)任務性行政職能

      ①政治職能②經濟職能③文化職能④社會管理職能

      (2)程序性行政職能

      ①計劃職能②決策職能③組織職能④協調職能⑤控制職能

      56.研究行政職能的意義:

      (1)研究行政職能有利于合理地確定行政活動的方向和重點

      (2)研究行政職能有利于加強行政組織建設

      (3)研究行政職能有利于促進行政管理科學化

      (4)研究行政職能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

      57.第一階段:弱勢政府時期

      ?弱勢政府時期稱為:“守夜人”政府時期。(單選)

      ?弱勢政府時期的基本主張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單選)

      ?亞當·斯密提出的“看不見的手”是指:市場機制。(單選)

      ?亞當·斯密的古典自由主義的理論基礎是:“經濟人”假設。

      (1)弱勢政府時期的行政職能特點:政府職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對經濟進行

      干預,其作用只限于為私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提供有限

      的公共物品。

      (2)積極意義:它適應了自由資本主義的需要,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消極意義:導致了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引起經濟危機的爆發。

      58.第二階段:弱勢政府時期

      ?強勢政府時期被稱為:“積極干預”時期。政府是只“看得見的手”

      (1)強勢政府時期的特點:行政職能范圍大大拓展。(單選)

      ?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上,凱恩斯主張: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全面干預。(單選)

      ?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方面有很強的外部性,這種外部性包括:外部經濟和外部

      不經濟。(單選)

      (2)強勢政府時期行政職能方式的特點。

      ①廣泛使用法律手段

      ②使用計劃手段

      ③制定產業政策

      ④采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經濟手段

      ⑤采取直接的行動手段

      59.第三階段:有限政府時期

      ?有限政府就是既強調政府對市場的必要監管,又強調政府對市場干預的有限

      性。

      ?政府解決市場缺陷的唯一正確的途徑是:進一步明晰產權。(單選)

      (1)有限政府時期行政職能的發展趨勢。

      ①通過非國有化,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微觀管理。

      ②政府放松規制,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③推進公共服務職能的社會化、市場化。

      ?公共服務市場化和社會化主要采取的方式有:

      ①政府業務合同出租

      ②以私補公,打破壟斷,與私營企業建立的伙伴關系

      ③公共服務社會化

      60.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行政職能模式是:超強勢政府。

      61.我國改革開放前行政職能的特征:

      ①集中計劃管理②微觀直接管理③片面強調政治職能

      62.我國改革開放前行政職能的主要弊端:

      (1)政府機構膨脹。

      (2)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3)企業和社會缺乏動力機制。

      (4)容易產生腐敗。

      63.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主要內容:

      (1)職能重心的轉變

      1956 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我國行政職能的重心應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

      心的軌道上

      (2)職能方式的轉變

      ①由運用行政手段為主向運用經濟手段為主,并將經濟手段與法律手段、行政手

      段結合起來。

      ②由微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轉向宏觀管理、間接管理為主。

      ③由重計劃、排斥市場轉向以市場為主,計劃與市場相結合。

      (3)職能關系的轉變

      ①理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上級地方政府與下級地方政府之間的職能關系,并

      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②理順政企關系,實行政企分開

      ③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市場機制能夠解決的,就讓市場去解決,政府只管市

      場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

      ④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實行政社分開

      ⑤理順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關系

      64.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方向

      (1)改革行政審批制度

      (2)強化市場監管

      (3)創新社會管理

      (4)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5)建設法治政府

      65.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看,行政管理機構是社會各種機構、組織中規模最大、管理范圍最廣的一種組織類型。【單選】

      66. 行政管理機構的特性【多選】【簡答】

      ①主體性

      ?行政管理機構是行使行政權力的主體,是行政職能的主要載體,在行政關系中

      居于主動地位。【單選】

      ②系統性

      ③合法性,任何行政管理機構都是依照法律規定按照一定程序設立。【單選】

      ?首要特性

      ④權威性

      ⑤執行性

      ⑥服務性

      ?國家機構的公仆人員是人民的公仆。所謂公仆,就是公共服務人員。【單選】

      67. 行政管理機構的作用【簡答】

      (1)執行和實施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2)行使國家的行政權力,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

      (3)提供公共服務

      ?公共產品特性:【多選】

      ①非競爭性,一部分人對某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該產品的消費。 【單選】

      ②非排他性,產品在消費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不能為某個人或某些人所專有,

      要將一些人排斥在消費過程之外,不讓他們享受這一產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單選】

      68.世界幾種不同類型的國家最高行政管理機構的組成方式

      (1)實行內閣制的國家:意大利、奧地利、希臘、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

      坡。主要代表是:英國【單選】【多選】

      (2)實行總統制的國家: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印尼、巴基斯坦、埃及、肯

      尼亞。主要代表是:美國【單選】【多選】

      ?美國的最高行政機構由:

      ①總統②總統辦公機構③政府各部門④獨立機構組成【多選】

      ?總統辦事機構是白宮直屬機構,是總統的助手和顧問班子。【單選】

      (3)半總統制的國家:芬蘭、冰島、葡萄牙、俄羅斯。主要代表是:法國。【單

      選】【多選】

      (4)世界上唯一長期實行委員會制的國家:瑞士【單選】

      (5)國務院制的國家:中國【單選】

      ?我國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是:國務院。【單選】

      69. 行政管理機構的類型

      (1)根據行政管理機構的性質劃分,行政管理機構可以分為:【多選】

      ①領導機構

      ②執行機構

      ③監督機構,監察局、審計局等【單選】【多選】

      ④咨詢機構,又稱參謀機構,負責出謀劃策和提供咨詢建議,各級政府的政府研

      究室、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等【單選】

      ⑤信息機構,統計局、檔案局【單選】【多選】

      ⑥辦事機構,為協助行政首長的領導工作而設置的綜合性辦事機構,如××辦公

      廳;為處理某一領域工作而設的辦公室,如:僑務辦公室、臺灣事務辦公室。【單

      選】【多選】

      ⑦派出機構,指行政管理機構依法在一定區域內設立的分支機構或代表機構。如:

      外交部在國外的使館、領館,還有公安派出所。【單選】

      (2)根據行政管理機構的職能劃分,行政管理機構可以分為:【多選】

      ①經濟類行政管理機構,例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單選】

      ②社會類行政管理機構

      ③政治類行政管理機構

      70.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是指行政管理機構的設立、變更、撤銷和合并等的總稱。【單選】

      71. 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基本原則【多選】【簡答】

      (1)適應性原則

      (2)協調性原則

      (3)權責相稱原則

      (4)精干高效原則

      (5)法制性原則

      72. 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程序【多選】【簡答】

      (1)提出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理由,并設計出初步方案

      (2)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評估和論證

      (3)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批準

      (4)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實施

      73.行政管理機構編制

      狹義的機構編制是指一個行政管理機構的人員定額,以及各種人員的比例結構。

      ?人員定額是指人員數額上的限制;【單選】

      ?人員比例結構是指各種職務、職級人員的比例關系。【單選】

      74.我國中央一級主管行政編制的機構是: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單選】

      75. 行政編制管理的特點【多選】

      (1)集中程度高

      (2)綜合性強

      (3)一種經常性和長期性的工作

      76. 行政編制管理的內容:【多選】

      ①職能管理,職能是組織機構得以設立的依據和基礎。【單選】

      ②機構管理:(1)職能總量及類別(2)屬性(3)規模的管理

      ③人員編制管理,行政編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經常的工作【單選】

      (1)編制比例和編制標準(2)人員編制總額(3)人員編制結構

      77. 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原因【簡答】

      (1)外部因素【多選】

      ①經濟體制轉變

      ②政治制度的轉變和更迭

      ③社會發展程度

      ④國際環境的轉變

      (2)內部因素【多選】

      ①機構的過度膨脹

      ②人員素質不高,弱化(分為時代發展和工作經驗狹窄、年齡老化等因素造成的)

      78. 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目標【多選】【簡答】

      ?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單選】

      (1)合理配置宏觀管理部門職能

      (2)整合分散于不同部門的職責

      (3)精干設置各級政府部門及其內設機構

      79. 西方發達國家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西方國家行政機構改革的共同

      趨勢和特點)【簡答】

      ?行政管理機構改革是一項全球性的課題。

      (1)從“大政府”向“小政府”轉變

      (2)行政機構內部的決策與執行職能及機構的分離

      (3)行政管理機構的分權化

      (4)強化綜合協調行政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5)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彈性化

      80. 我國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內容【簡答】【案例分析】

      ?中國行政管理體制先后經歷了八次重大改革。【單選】

      (1)第一階段:1982年和1988年改革

      改革特點:以精簡政府機構和減少政府工作人員為重點

      (2)第二階段:1993年和1998年改革

      改革特點:以轉變政府職能

      (3)第三階段:2003年和2008年改革

      改革特點:通過確立政府的基本職能,完善政府相關職能

      (4)第四階段:2013年和2018年改革

      改革特點:圍繞轉變職能和理順職責關系

      81. 我國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基本經驗【簡答】【案例分析】

      ?當代中國行政管理機構體系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開始創立,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系統化的當代中國行政管理機構體系基本形成。【單選】

      ?習近平 2019 年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大會上指出,用“六

      個堅持”對我國機構改革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單選】

      (1)堅持對機構改革的全面領導

      (2)堅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

      (3)堅持推動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

      (4)堅持中央和地方一盤棋

      (5)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協調

      (6)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改革全過程。

      82.狹義的理解,把“行政事務”理解為政府的內部管理事務。【單選】

      83.行政管理事務的類型

      (1)行政管理事務所屬層級劃分:【單選】【多選】

      ①高層行政管理事務

      ②中層行政管理事務

      ③基層行政管理事務

      (2)行政管理事務的性質劃分:【單選】【多選】

      ①宏觀行政管理事務

      ②微觀行政管理事務

      (3)行政管理事務同政府的關系劃分:【單選】【多選】

      ①政府內部行政管理事務

      ②政府外部社會公共行政事務

      84.政府內部行政管理事務理解【簡答】

      (1)政府內部行政管理事務屬于政府自身的管理事務,或者說是政府內部的管

      理事務。

      (2)政府內部行政管理事務是為社會公共行政管理事務服務的

      (3)政府內部行政管理事務處理得當與否,是決定政府行政管理是否有效的一

      個因素。

      85.政府外部社會公共行政事務理解【簡答】

      (1)政府外部社會公共行政事務是作為政府行政管理對象的社會公共事務。

      (2)政府外部社會公共行政事務是需要政府處理并被政府納入行政管理對象范

      圍的事務。

      (3)政府外部社會公共行政事務處理得當與否,是衡量政府行政管理是否有效

      的一個重要標志。

      86.政府內部行政事務:【多選】

      ①人事行政②財務行政③后勤行政④機關行政

      87. 人事行政

      ?首次明確提出要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會議是:中共十三大。【單選】

      ?1993 年 4 月 24 日,國務院通過了《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并決定于 1993

      年10 月 1 日施行,標志著我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初步形成。【單選】

      ?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第七次修訂,標志著我國公務員制度進入完善成熟階段。【單選】

      ?公務員制度包括四個方面:職位分類制度、新陳代謝制度、激勵約束制度、職

      業發展和保障制度。【多選】

      ?人事分類制度有兩種類型:品位分類和職位分類【多選】

      ①品位分類:以人為對象進行分類的一種分類制度,依據的是公務員個人具備的

      條件和身份。【單選】

      ②職位分類

      分類依據:工作性質、難易程度、責任輕重、職位所需資格條件。【多選】

      ?公務員新陳代謝制度包括:考試錄用制度、調任制度、辭職制度、辭退制度、

      退休制度。【多選】

      88. 財務行政

      ?財務行政管理的主要內容:①預算管理②會計管理③審計管理【多選】

      (1)預算管理

      ?政府的財政收支計劃和調節經濟的主要工具就是:預算。【單選】

      ?預算管理是指政府及其財政管理部門對財政收入計劃的編制、審查、執行和核

      算等行使職能的過程。【單選】

      ?預算管理的實質是一種:政治性的行政活動。【單選】

      ?預算管理的程序和內容包括:①預算編制②預算執行③決算管理④預算外資金

      管理【多選】

      ?預算工作的中心環節是:預算執行。【單選】

      (2)會計管理

      (3)審計管理

      ?審計對象:納入預算管理的國有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以及國家規定應當接受

      審計監督的其他有關單位。【多選】

      ?審計工作內容

      ①預算審計②預算外審計③金融審計④國有資產審計⑤基本建設審計⑥社會保

      障審計⑦事業審計【多選】

      89. 后勤行政

      主要內容包括:【多選】

      (1)物資管理

      ?對象:固定資產、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三大類【多選】

      ?主要內容:①日常管理②使用和維護管理③檢查和檢修管理④物資設備的改造

      和更新【多選】

      (2)生活后勤管理,是指解決與機關工作人員生活起居的管理活動【單選】

      ?包括內容:房產管理、食堂管理【多選】

      (3)機關環境管理,又稱機關庭院管理,是后勤行政的一項日常性工作。【單

      選】

      (4)接待工作管理

      90. 機關行政

      主要內容包括:【多選】

      (1)會議管理

      ?會議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會議質量控制【單選】

      (2)公文管理

      (3)檔案工作與信息管理

      ?在我國,現行的機關檔案管理制度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單選】

      (4)保密管理

      ?行政機關保密范圍:

      ①文電保密②會議保密③印信保密④通信保密⑤各類情況保密⑥高層領導活動

      保密等內容【多選】

      (5)信訪管理

      91. 社會公共行政事務包括:【多選】【簡答】

      ①經濟事務管理

      ②政治事務管理

      ③社會事務管理

      ④公共事業管理

      92. 經濟事務管理包括:【多選】

      (1)宏觀經濟管理,對整個國民經濟進行的全局性的和綜合性的管理【單選】

      ?宏觀經濟調控的內容:①總量調控②結構調控③規范性調控【多選】

      (2)財政金融管理:包括①公共財政②金融管理【多選】

      ?現代財政本質是公共財政【單選】

      ?政府金融管理的首要的事務是做好貨幣發行與管理工作【單選】

      ?金融政策的主要類型:①貨幣政策②利率政策③匯率政策【多選】

      (3)市場監督管理【多選】

      ①市場綜合監管和執法事務;②質量、計量、標準和檢驗檢測事務③食品和藥品

      安全監督管理事務

      (4)國有資產管理【多選】

      國有資產行政管理事務包括:①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②實現國有資產的有效運

      營。

      93. 政治事務管理包括【多選】

      (1)國防管理

      (2)外交事務管理

      ?公共安全事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多選】

      ①打擊違法犯罪活動②處置突發性群體性事件③提供社會服務

      (3)公共安全和司法行政

      (4)民族與宗教事務

      94. 社會事務管理包括:【多選】

      (1)人口管理

      ?人口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多選】

      ①戶籍管理②居民身份證管理③計劃生育行政管理④流動人口行政管理。

      (2)民政與社會福利事務

      ?民政與社會福利事務是最貼近普通公民的事務,是以服務、便民為準則。【單

      選】

      ?民政行政管理的具體事務:基層政權建設、村民自治、社會建設、優撫安置、

      社會捐贈、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區劃地名、社團管理、婚姻登記、殯葬管理等。

      【單選】

      ?社會保障行政管理的內容:【多選】

      ①制定社會保障法律與法規②社會保障資金的管理③社會保障對象的管理④提

      供社會保障服務的具體內容

      (3)生態環境事務

      (4)應急管理

      95. 公共事業管理包括:【多選】

      (1)教育管理

      (2)科技管理

      (3)文體管理

      (4)衛生健康管理

      96.最基本的行政管理行為包括:【多選】

      ①行政組織行為②行政領導行為③行政溝通行為。

      97.行政管理行為的主體是:行政管理者。【單選】

      98.行政管理行為是群體行為中最基本的行為,原因如下:

      (1)群體行為所要實現的目標是群體成員共同的目標

      (2)在群體行為中要實現群體成員的行動一致,就必須有人進行指揮協調的工

      作,即要有領導行為。

      (3)由于群體行為不是一個人的單獨行為,而是多個人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進

      行的行為,因而離不開有效的溝通。

      行政管理行為屬于群體行為。

      99.行政組織的組成要素:【多選】

      ①行政職位②行政人員③行政體制④精神要素

      ?行政組織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是:行政職位【單選】

      ?依據同一層次上的各個行政組織所受上級指揮和控制的數目,行政組織體制可

      分為:(1)完整制(2)分離制【多選】

      ?分離制典型的國家是:美國【單選】

      ?行政組織最活躍的因素是:行政人員【單選】

      100.行政組織行為的特點:【多選】

      ①政治性②法制性③持續性④系統相關性

      101.影響行政組織設計的影響因素。【多選】

      (1)行政組織的目標、職能與環境。

      (2)行政組織的技術特征。

      (3)上述兩者的匹配性

      ?行政組織生存的依據和合法性基礎是:目標【單選】

      102.行政組織結構類型:【多選】

      ①行政組織的縱向結構,也稱直線結構

      ②行政組織的橫向結構,也稱職能結構

      ③直線—職能結構。

      ?我國行政組織的結構體系是:直線一職能結構【單選】

      ?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反比關系【單選】

      ?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的關系:【簡答】

      (1)一般來說,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成反比關系。

      (2)管理層次越多,則管理幅度越小,反之亦然。【單選】

      (3)在設置行政組織機構時, 管理層次的多少與管理幅度的大小應以提高行政

      效率為前提,適當控制管理幅度,減少管理層次。【單選】

      103.行政組織體制的分類方法:

      (1)按照行政決策和擔負行政責任的人數來劃分,可以分為首長制與委員會制

      ①首長制,又稱獨任制、一長制。【單選】

      ?古代的君主制就屬于首長制,現代美國的總統制是首長制的典型。【單選】

      ?行政組織體制中首長制的優點是:【多選】【簡答】

      1)權力集中,決策行動迅速

      2)責任明確,指揮靈敏,避免相互碰撞

      3)能減少不必要的摩擦與損耗,易于保密。

      ②委員會制,又稱合議制,委員會制國家的典型是:瑞士【單選】

      (2)按照行政權力在上級與下級之間分配的權重不同,可以分為集權制與分權

      制【多選】

      ①集權制,

      ②分權制,

      (3)依據同一層次上各個行政組織所受上級指揮和控制的數目來劃分,可以把

      行政組織分為完整制和分離制【多選】

      ①完整制

      ②分離制

      104.我國行政機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的特點。【單選】【簡答】

      我國行政機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既考慮到了首長制的優點,也吸收了委員會

      制的長處。

      (1)在體制設計上,行政首長不僅有權召集和主持本級行政組織的常務會議以

      及全體會議,而且在對有關問題做出決

      定時,是在充分展開集體討論的基礎上,最后由行政首長作決定。

      (2)在運行程序上,首先是民主,然后才是集中,所以行政首長負責制實質上

      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種表現形式。

      105.行政組織的激勵類型【多選】

      (1)按照激勵所運用的手段不同,可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

      (2)按照激勵所運用的方式不同,可分為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

      (3)按照激勵實施途徑不同,可分為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

      106.行政組織的激勵遵循的原則【多選】

      (1)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

      (2)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相結合的原則

      (3)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相結合的原則

      107.行政組織沖突的類型

      (1)按照沖突主體的不同【多選】

      ①組織中個人之間的沖突,行政組織沖突中最常見的沖突【單選】

      ②組織中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沖突

      ③組織中團體之間的沖突

      ④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之間的沖突

      (2)按照組織沖突功能對沖突進行分類【多選】

      ①功能正常的沖突

      ②功能失調的沖突

      108.解決行政組織沖突的主要方式:【多選】

      ①談判

      ②調處

      ③服從權威,解決上下級行政組織沖突的常見方式【單選】

      109.行政領導行為兩種表現方式:

      (1)行政機關工作者出于服務社會的需要,通過示范、引導、說服甚至是命令

      途徑

      (2)行政機關內部上級領導者出于處理部門內部事件的目的,通過示范、引導、

      說服甚至是命令途徑

      ?構成一種領導行為的三個要素:公務員、社會公眾和客觀環境

      110.行政領導的特點:

      ①統一性,是政府運行過程的核心部分

      ②權威性

      ③服務性

      ④綜合性

      111.行政領導方式。

      (1)按行政領導者運用行政權力的不同方式和程序劃分

      ①專斷式(權力一人手中)

      ②民主式(與群眾共同決策,行政領導和被領導者以及群眾互相溝通,共同參與

      決策的領導方式。

      ③放任式(大部分權力下放給下級)

      ?我國的行政領導方式是:民主集中制式。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有機

      結合。

      (2)根據行政領導工作重心的不同來劃分

      ①重人式行政領導方式,以人為中心

      ②重事式行政領導方式,以任務中心

      ③人事并重式行政領導方式,中間型領導方式

      112.行政領導藝術(行政管理過程中如何正確的運用授權藝術)

      (1)領導授權的原則:

      ①權責統一原則

      ②視能授權原則

      ③信任與監督相統一的原則

      ④單一隸屬原則

      (2)領導授權的方式:

      ①充分授權

      ②不充分授權

      ③彈性授權,對于復雜的任務,或者下屬能力、水平無法把握時,適宜采用

      ④制約授權。

      (3)用人藝術

      ①知人善任

      ②任人唯賢

      ③用人所長

      ④敢用新秀

      (4)處事藝術

      (5)用時藝術,一方面運籌自己時間,另一方面不要浪費別人寶貴時間。

      113.行政溝通行為是政府機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在政府系統內部以及政府系統與其他社會系統之間,憑借一定的媒介,交流傳遞政策信息、思想觀點,以達到相互理解、協同合作,最終實現政府管理目標的一種管理活動和過程。【單選】

      114.行政溝通行為的特點:①交互性②媒介性③目的性【多選】

      115.行政溝通行為的種類

      (1)按照行政組織的系統,分為【多選】

      ①正式溝通

      ②非正式溝通

      (2)按照溝通方向【多選】

      ①上行溝通

      ②下行溝通,行政溝通中最常見的溝通方式【單選】

      ③平行溝通

      (3)按照信息是否反饋【多選】

      ①單向溝通

      ②雙向溝通

      116.行政溝通的基本形態:【多選】

      ①環式

      ②鏈式

      ③輪式

      ④Y式

      ⑤全通道式

      兩種衍生形態:【多選】

      ①變形鏈式

      ②倒Y式

      117.行政溝通的方式:【多選】

      ①口頭溝通②文字溝通③非語言溝通④電子溝通

      118.(1)行政信息的特征:【多選】

      ①客觀性②時效性③共享性④政治性

      (2)行政信息的地位【多選】

      ①行政溝通的物質基礎【單選】

      ②行政信息的質量是行政溝通高效、暢通的依據和保證。

      (3)行政信息的公開化及其作用。【簡答】

      1)行政信息公開,就是指政府將凡不屬保密范圍的行政信息依法向社會公開發

      布以使行政信息為社會所廣泛知曉并得到充分利用的行政溝通行為。

      2)行政信息公開化的作用:

      ①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于促進民主行政的發展。

      ②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③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腐敗。

      ④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于促進行政效率的提高。

      119.行政管理過程的特點:【簡答】

      ①行政管理過程是由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動構成的一個動態系統

      ②行政管理過程是管理過程的一種特殊形式,因而它與管理過程有著共同的特

      點。

      ③行政管理過程是行政權力運用的過程,或者說是行政管理機構和行政管理人員

      行使權力以實現行政管理目標的過程。

      120.行政管理過程的基本階段:①行政決策②行政執行③行政監督。【多選】

      ?行政管理活動作為一種有目的的活動的根本標志是:行政決策。【單選】

      121.行政決策、行政執行和行政監督的關系:三者有機統一【多選】【簡答】

      ①行政決策是行政管理的起點。

      ②行政決策是行政執行和行政監督的依據。

      ③行政執行是行政決策得以成為客觀現實的必要手段。

      ④行政監督是確保行政執行不偏離行政決策目標的根本保證。

      122.行政決策的特點。【簡答】

      (1)行政決策的主體是:行政機構或行政人員。【單選】

      (2)行政決策內容是:行政事務。包括:

      ①政府的內部行政事務②社會公共行政事務。

      (3)行政決策過程是一種行政權力的運用過程。

      (4)行政決策的目標: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單選】

      ?行政決策的主體是:行政機構或行政人員。(單選)

      ?在行政權力的行使和運用過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環節是:行政決策。

      ?行政決策的準則應該是: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123.行政決策的理論模式。【多選】【簡答】

      (1)有代表性的主要行政決策理論模式有:

      ①理性決策模式,也稱科學決策模式

      ②有限理性決策模式(西蒙)【單選】

      ?有限理性決策模式奉行的原則是:“滿意準則”。【單選】

      ③漸進決策模式(林德布洛姆)【單選】

      ④混合掃描決策模式(又稱為綜視決策模式,埃佐尼)。【單選】

      ⑤垃圾桶決策模式

      ⑥探索性決策模式,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決策模式【單選】

      124.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簡答】

      (1)信息的收集和處理,第一個基本程序

      (2)決策方案的設計

      (3)決策方案的分析、論證與選擇。

      (4)決策方案的實施

      (5)決策效果的評估

      125.我國政府在行政決策程序上存在的問題。【簡答】

      (1)在決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工作上,存在著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問題

      (2)在決策方案的設計上,存在“粗而不細”和專業化程度低的問題

      (3)在決策方案的評估上,存在“論而不證”的問題

      (4)決策方案的選擇上,存在民主化程度低的問題

      126.完善我國行政決策程序的措施。【簡答】

      (1)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信息工作

      (2)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咨詢工作

      (3)強化行政決策的民主參與

      (4)強化行政決策的制度建設

      127.行政執行的特點【多選】【簡答】

      (1)行政執行是由行政管理機構進行的

      (2)特定的行政管理機構只能在特定的權力與職責范圍內從事行政執行工作

      (3)行政執行活動必須按照行政決策的相關內容進行

      (4)行政執行過程是行政管理機構對人、財、物的有機組合過程

      (5)行政執行的結果必然導致原有客觀環境或客觀情況的改變。

      128.行政執行的主要環節。【多選】【簡答】

      (1)行政計劃

      ?在行政活動未開始之前,對行政活動所作的一種預先安排的環節【單選】

      (2)行政動員

      (3)行政指揮,特點①權威性②指令明確、具體③現場性【多選】

      ?行政執行工作的關鍵:行政指揮【單選】

      (4)行政協調,協調方法①信息溝通法②利益調節法③行政命令法【多選】

      (5)行政控制

      129.行政監督的特點。【多選】【簡答】

      (1)行政監督的實質在于對行政權力運用的限制和對行政管理機構與人員的督

      促。

      (2)行政監督的對象是行政管理機構和行政管理人員及其行政管理活動。

      (3)行政監督的主體既包括行政機關內部的監督主體,也包括行政機關外部的

      監督主體。

      (4)行政監督是一種依法實行的法定行為。

      130.行政監督的意義

      (1)加強行政監督,是防止行政權力被濫用的一項十分有效的措施

      (2)加強行政監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31.行政監督的類型

      (1)行政監督所持的依據不同【多選】

      ①合法性監督

      ②合理性監督

      (2)行政監督在管理過程種的不同階段【多選】

      ①事前監督

      ?最典型的事前監督是:聽證會制度。【單選】

      ②事中監督

      ③事后監督

      (3)按照監督活動開展得持續時間不同【多選】

      ①長期監督

      ②暫時監督

      ?權力機關代表的質詢活動是一種較為典型監督方式【單選】

      132.行政監督系得主體及其監督方式【簡答】【案例分析】

      (1)政治性監督主體及其監督方式【多選】

      ①作為行政監督主體的執政黨及其監督方式:1)政策督導2)人事監管

      ②作為行政監督主體的民主黨派及其監督方式:1)協商座談 2)考察調研 3)信息反映

      ③作為行政監督主體的人民政協及其監督方式:1)政治協商 2)提交議案 2)批評建議

      (2)法律性監督主體及其監督方式【多選】

      ①作為行政監督主體的權力機關其監督方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法律監督2)工作監督

      ②作為行政監督主體的司法機關其監督方式

      1)檢察監督2)審判監督

      (3)行政性監督主體及其監督方式【多選】

      ①作為行政監督主體的行政領導機關其監督方式

      ②作為行政監督主體的行政職能部門其監督方式

      (4)專職性監督主體及其監督方式【多選】

      ①紀檢與監察機關及其監督方式

      1)中國共產黨紀機關監督:巡視檢查和黨紀教育

      2)國家監察機關監督:廉政教育和監督檢查、對違法犯罪調查、依法處置方式

    掃碼關注“湖南省自考網”微信公眾號

    回復“押題”獲取余下押題資料

    上一篇:湖南自考00182公共關系學知識點押題資料
    下一篇:湖南自考00292市政學知識點押題資料

    湖南成人學歷提升便捷服務

    【2019年成人高考正在報名】

    湖南自學考試報名 湖南自考助學報名
    距2018全國成人高考:僅剩 1 8 7

    湖南自考課程

    加入湖南自考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